去白象湾温习《桃花源记》
Release time:
2016-11-07 23:32
朋友说,中午去吃藏书羊肉,下午去白象湾走走,是个不错的“攻略”。依他说的,我在藏书饱啖美味后,剔着牙直奔白象湾。不远,美食街过去一点点路。
朋友也说了,那白象湾就是在身边的“世外桃源”。
好吧,我等承认,朋友给我贴上的“迂”的标签,并不算言过其实。我是当真带了本《陶渊明诗文选》前往的。
《桃花源记》,从前背的滚瓜烂熟,现在呢,背到“复行数十步,豁然开朗”,就hold不住了。
进入白象湾的“吉祥大门”,跨上“关关有道”那构筑于小溪中蜿蜒向前的纵向栈桥,一关一关又一关,真的让我有着“缘溪行,忘路之远近”的真切体验。
及至“溪水花堤”,那在山坞间涓涓泉水形成的清渠,逶迤流淌中,不经意间将飘零的草叶与花瓣带走,于是,“芳草鲜美,落英缤纷”便脱口而出。
忽然,发现自己行走于青林之上,飘飘然间,想起李安影片《卧虎藏龙》里的武打,但这是无端的联想,因为此刻是淡定的“云中漫步”。登高望远,这方“土地平旷,屋舍俨然”,那边“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”……
美池到了,是“宁心湖”。感觉有点累了,便坐进了临湖的“宁心茶室”。这天不是节假日,茶室仅三、五茶客,邻桌一位鹤发童颜的长者操着纯粹的本地口音,主动向我介绍说,这白象湾本是天池山脉的一角,神象的神秘传说,更由于其独特的自然景观,聪慧的木渎人顺其天成开发了它。我想,它好像是一具形态奇特的“树根”,经艺术家恰到好处的修剔,出落成不可多得的根雕珍品,任人把玩不腻。而木渎人的创作灵感何来?还用说吗?!
健谈的老宅礼貌地与我道别,他说他要去山那面的小学接读三年级小朋友回家。
哦,您是要去接孙子了!我与他寒暄。
不,是“曾孙子”,他说,
您高寿?答:“八十有六”。望着他远去的背影,当是“准百岁寿星”。人道,藏书山村乃长寿之乡也。
“黄发垂髫,并怡然自乐!”
耳际再次传来“五柳先生”的讴吟。
Previous Page
Next Page
Previous Page
Next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