乐游木渎古镇,但与乾隆无关
Release time:
2016-11-07 15:16
在一个阳光和煦的秋日,趁着秋已深冬未至,单枪匹马前往心仪已久的木渎古镇。因为之前同程的网页上一直显示着木渎博客大赛的活动,所以也一直想到木渎这个从未谋面的古镇去探个究竟,虽然说是乾隆6次到达的地方。但是我去木渎却与他无关,我无所谓是否要循着他的足迹,追寻他的身影,感知他的故事,我只想一个人静静地逛,默默地赏。
苏州的古镇有多个,周庄、锦溪、甪直、同里、千灯等等,哦,还有这次的主角木渎,江南的古镇有一个共同点,就是小桥流水人家,粉墙黛瓦垂柳,不管哪个古镇都离不开这个特点,但又有各自区别于其他的特点,比如锦溪,以众多民间博物馆为长处,木渎,以中国唯一园林古镇为特点,到木渎就是看园林。而她的另一张名片就是乾隆皇帝先后6次临幸的地方。6在数字中很小,但对于距京城千里之外的江南小镇来说,那是多么大的荣耀啊,要知道,紫禁城里的怨女恐怕一生也难以一亲龙颜,更何况是6次啊。
木渎是与苏州城同龄的水乡古镇,迄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。相传春秋末年,吴越纷争,越国战败,献美女西施于吴王。吴王夫差为取悦西施,在秀逸的灵岩山顶建造馆娃宫,又在紫石山增筑姑苏台,“三年聚材,五年乃成”,源源而来的木材堵塞了山下的河流港渎,“积木塞渎”,木渎便由此得名。古镇位于苏州城西,属于苏州新区,频临太湖之滨,是江南著名古镇。境内风光秀丽,物产丰饶,又恰在天平、灵岩、狮山、七子等吴中名山环抱之中,故有“聚宝盆”之称。
古镇有两条主要的河流,一曰胥江,一名香溪,胥江稍宽,香溪较窄。胥江东连姑苏,西接太湖,横贯全镇,是沟通太湖与苏州城的黄金水道;香溪,从灵岩山前一路逶迤而来,在斜桥下汇入胥江,并作一流。及至最窄处,两船交汇堪堪而过,换做飞人刘翔,估摸着也能一跃而过。胥江和香溪也是两条有趣的小河,香溪清澈,胥江混黄,在斜桥处交汇,形成斜桥分水的景观。有典故说原来的胥江与香溪一样清澈,只是伍子胥死后,他的尸体被装在鸱夷革中,投入胥江,当天,风雨大作,江水暴涨,伍子胥的尸体竟然由东往西逆向流入太湖。风浪平静之后,原来清澈的江水显得有些浑黄,与吴宫流出的香溪水相比,显得一清一浊,相交之处便形成了一条清晰的分水岭。老百姓都说,这浑黄的江水是伍相国不散的冤气染成的,他死了也不愿与越国同流,由此猜测香溪就是代表越国啦,因为西施与宫女们经常在溪边沐浴洗妆,脂粉水流入溪中,满河生香,经久不退,人们便把这条清澈的溪流称为香溪。
木渎的主要景点也集中在香溪北岸,也就是山塘街,山塘街的步行部分东起斜桥,西至停车场(游客中心),古镇周围有3个停车场,如果是自驾的话最好停在游客中心的停车场,游览起来甚是顺当。由西至东一路可以游览严家花园、明月古寺、虹饮山房、古松园、姑苏十二娘风情街、西施桥、斜桥,中间可以欣赏一下香溪两岸、永安桥、石亭、御码头等。游木渎古镇就是欣赏目睹的园林,木渎的园林最盛时有30多做,目前存有10多座,其中最出名的有严家花园、虹饮山房、古松园、榜眼府第和灵岩山馆,前面四个园林可以分开游览,也可以联票,时间足够的话还是联票一一观赏为好,我将在下一篇中再详细阐述。漫步在这样的小镇是不需要与时间赛跑的,也不需要理会那些热情的三轮车夫,上了三轮车便失去了许多亲手触摸古镇风韵的机会,所以我再三地、坚定地拒绝了三轮车主的热情相邀,倒不是省几个小钱,是我自己想要用自己的双脚,慢慢的去丈量,悠闲的去感觉。诚如木渎介绍的一样:走进木渎,你便走进了唐诗宋词的幽雅意境;穿越古镇,你便穿越了二千五百年的历史风云。
Previous Page
Next Page
Previous Page
Next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