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中文版 | ENGLISH | 日本の | 한국의









Market
Ancient town
- Categories:手机端_古镇掌故
- Time of issue:2019-08-29 00:00:00
- Views:0
◆ 公元前491年
周敬王二十九年(公元前491),吴王夫差为西施在灵岩山建馆娃宫,灵岩山下聚集了全国各地上千的能工巧匠,以及附近的小商小贩,渐渐形成一条古老的街市——山塘街;吴王得越贡神木,增筑姑苏台,三年聚材,连沟塞渎,木渎镇名由此而始。
◆ 公元前210年
始皇帝三十七年(公元前210),秦始皇东巡来到吴地,驻留木渎,遍访古镇周边名山,五峰山东一云山,至今有大石刻有“秦台”二大字,相传是当年秦始皇东巡登临之处。
◆ 公元前154年
汉景帝时期(公元前154),已经四十多岁的朱买臣依然一贫如洗,家住木渎镇西一山边小茅屋,每日上山砍柴、负薪去木渎集镇买薪自足,尤不忘读书学习,怕受人讥笑常将书藏于薪中。终于到了五十岁,汉武帝时,拜为中大夫,累官至会稽太守、主爵都尉,位列九卿。他居住的地方也得名“藏书”。
◆ 公元470年
南北朝宋明帝六年(470),司空陆玩居灵岩山建别业,奉佛闻法,舍宅为寺;梁天鉴十五年(516),西域高僧智积度化来灵岩山寺,刺额智积菩萨显化道场。
◆ 公元736年
后唐清泰三年(736),山塘街始建明月寺。
◆ 公元825年
唐朝宝历元年(825),白居易任职苏州刺史,游历木渎古镇及周边名山,天平山上留下名诗“天平山上白云泉,云本无心水自闲。何必奔冲山下去,更添波浪向人间。”
◆ 1044年
宋朝庆历四年(1044),范仲淹以先墓所在,奏请天平山白云庵改为范氏“功德香火院”,天平山因名“赐山”,称“范坟山”。二年后,为重建岳阳楼作文,并留下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的千古名言。
◆ 1052年
宋朝皇祐四年(1052),山塘街东首始建斜桥。香溪与胥江两河之水一清一浊在桥下汇流,形成古镇十景之一“斜桥分水”。
◆ 1177年
宋朝淳熙四年(1177),灵岩山麓建韩蕲王墓神道碑,孝宗题额“中兴佐命定国元勋之碑”。碑高十余米,碑文长达13000多字,号称“天下第一碑”。
◆ 1194年
宋朝绍熙五年(1194),木渎艺人袁遇昌专精泥塑,所捏塑品惟妙惟肖,名噪一时,时人称其“天下第一”。
◆ 1328年
元朝天历元年(1328),工艺名匠朱碧山在古镇开设银作,善制金银作品,最传世的四件银槎品首屈一指,世称“神工”。
◆ 1497年
明朝弘治十年(1497),进士傅潮在山塘街北王家村前建王家桥,又名永安桥。石桥横跨香溪,葛萝垂挂、古朴高耸。
◆ 1555年
明朝嘉庆三十四年(1555),兵备副使任环率兵在木渎抗击倭寇,并最终全歼之。嘉庆三十六年(1557),巡抚御史尚维持在木渎镇东建敌楼。
◆ 1610年
明朝万历三十八年(1610),范仲淹第十七世孙范允临从福建弃官归吴,带回香枫380棵,植于天平山前。现成为我国秋季四大赏枫景点之一。
◆ 1684年
清朝康熙二十三年(1684)冬10月戊午,康熙第一次南巡驻苏州,到木渎幸灵岩山,下旨在馆娃宫旧址修建行宫。
◆ 1689年
清朝康熙二十八年(1689),灵岩山巅清帝行宫建成,二月康熙第二次南巡到木渎,驻跸灵岩山行宫。
◆ 1704年
清朝康熙四十三年(1704),木渎里人殷心揖为纪念亡友冯怡泉在古镇殷家弄开井造亭,并以亡友之名命名怡泉亭。
◆ 1705年
清朝康熙四十四年(1705)三月辛亥,康熙第五次南巡到木渎,驻跸灵岩山行宫。
◆ 1707年
清朝康熙四十六年(1707)三月己巳,康熙第六次南巡到木渎,驻跸灵岩山行宫。
◆ 1728年
清朝雍正六年(1728),江南大名士沈德潜从苏州葑门迁居木渎山塘街,选址王家桥北堍,门对香溪,背靠灵岩,构地筑园,园中遍栽竹子,遂起名为“竹啸轩”。
◆ 1745年
清朝乾隆十年前后(约1745),木渎文人徐士元在木渎山塘街购得明代王心一的秀野园,并在园东增建新园筑双层大戏台,取名“虹饮山房”。
◆ 1751年
清朝乾隆十六年(1751)二月己丑,乾隆第一次南巡到苏州,癸巳驻跸木渎灵岩山行宫;三月乙卯,再回木渎幸宋臣范仲淹祠,赐园名曰高义。
◆ 1757年
清朝乾隆二十二年(1757)二月癸未,乾隆第二次南巡到木渎,幸宋臣范仲淹高义园;三月庚子,回苏州奉皇太后驻跸灵岩山行宫。
◆ 1759年
清朝乾隆二十四年(1759),画家徐扬绘制《盛世滋生图》,又名《姑苏繁荣图》。
◆ 1762年
清朝乾隆二十七年(1762)二月乙丑,乾隆第三次南巡到木渎,奉皇太后驻跸灵岩山行宫。
◆ 1765年
清朝乾隆三十年(1765)润二月丙午朔,乾隆第四次南巡到木渎,奉皇太后驻跸灵岩山行宫。
◆ 1780年
清朝乾隆四十五年(1780)二月庚辰,乾隆第五次南巡到木渎,驻跸灵岩山行宫。
◆ 1781年
清朝乾隆四十六年(1781),木渎创办“费萃泰”,1881年改名“乾生元”,所产枣泥麻饼闻名遐迩。
◆ 1784年
清朝乾隆四十九年(1784)三月丙戌,乾隆第六次南巡到木渎,驻跸灵岩山行宫。甲寅,回苏再驻跸灵岩山行宫。
◆ 1828年
清朝道光八年(1828),木渎诗人钱照购得竹啸轩旧居。在园中增葺“眺农楼”、“延青阁”诸胜,新园于次年三月既望,因钱照字端溪,便取名为“端园”。
1862年
清朝同治元年(1862),五十多岁的冯桂芬晚年归居木渎,在古镇胥江河边下塘街建宅,专心开修志局,当地人习惯将冯宅称之为“榜眼府第”。
◆ 1902年
清朝光绪二十八年(1902),木渎首富严国馨买下端园,聘著名香山帮巨匠姚承祖率良工进行重葺,在保留原有建筑的基础上,设计了春夏秋冬四季花园的格局,寓意好风水代代相传,生生不息。并更名为“羡园”,乡人俗称“严家花园”。
◆ 1904年
清朝光绪三十年(1904),慈禧七十大寿,木渎绣娘沈寿献绣品“八仙上寿图”、“无量寿福”,惊艳全朝。而后,更有不少绣品佳作在国际上获奖,成为“世界艺术之瑰宝”。
◆ 1920年
民国初年(约1920前),清末木渎富翁蔡少渔特聘木渎镇凤凰村著名雕刻艺人赵子康,在山塘街鹭飞桥旁修建园林宅第。因后园遗有一株明代罗汉松,故乡人谓之“古松园”。
◆ 1990年
1990年6月,木渎旅游实业公司正式成立。
◆ 1998年
1998年由香山古镇五分公司对榜眼府第进行修复,1999年3月对外开放。
◆ 1998年
1998年由香山古镇六分公司对古松园进行修复,1999年3月对外开放。
◆ 2000年
2000年开始对严家花园进行修复,2001年对外开放。
◆ 2001年
2001年11月开始对虹饮山房进行修复,2002年10月对外开放。
Copyright Suzhou Mudu Tourism Development Co., Ltd. All rights reserved
Marketing Department: 0512-66253688,66368225 Reception Department: 66514042 Fax: 66253688

Mobile

Microblogging
